蓝花楹与木棉树间的蜕变 一名机电学子的MRO进阶之路——回访优秀毕业生杨国栋
看!在这温润的初春里,高速打磨下飞溅的铝屑,在厂房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,恰似机电后山晴雨天里,裹挟着春雨飘落的片片蓝花楹花瓣。此刻,杨国栋正倚靠在TR700 反推整流罩上,双手交错紧握,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。回首往昔,一年前的他,还是平博买球_平博买球飞机部件修理专业的学生,在实训室里练习钣金修理时,甚至还未熟练掌握钻枪的使用方法。民航技术产业学院的老师对这位如今的MRO机务进行回访,记录下他从职业高校积累知识,到在大修厂从容应对宽体反推实操的蜕变历程。
图一:cf6-80c2反推维修瞬间
一. 初见“木棉树”
2024年7月的第一个清晨,杨国栋跨越千里来到深圳汉莎公司,也邂逅了深圳汉莎那棵闻名遐迩的木棉树。然而,美景带来的愉悦转瞬即逝,为期数月的培训随之而来。最初的基础紧固件修理封严培训中,在校期间《飞机结构修理》课程里,老师反复强调的封严件安装 “三度法则”(角度、力度、平整度),让他在培训时游刃有余。这份积累,在他首次接触 CF6-80C2反推平移罩修理时得到充分验证。当时,需要在0.2mm公差内调整蜂窝密封条,凭借在实训室一次次密封胶带贴合与刮胶练习形成的肌肉记忆,他顺利完成任务。
图二:TR700反推检修
大二《维修基本技能》课程中的 “钣金铆钉排布” 案例教学,在杨国栋执行TR700整流罩铆接任务时 “照进现实”。面对裂纹修理加强片图纸上4颗Hi-LOK与12颗拉钉紧固件的交错排布,课堂上的演练记忆瞬间被激活,在师傅的指导下,他迅速制定出扭矩分配方案。八个月实习培训期间,母校特有的"双语工卡解读"训练在钣金车间处理CFM6-80C2外蒙皮损伤时,面对全英文SRM手册,显现实效。当年《航空英语》课上逐句解析工卡术语的场景历历在目。
一. 铁树终于花开
凭借扎实的知识与技能积累,2024年入职深圳汉莎后,杨国栋顺利通过12项航司核心培训,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机务工作者。回顾他的进阶之路:
2022年,身为班干部的他收获中级电工证书与校级“优秀班干”称号;2023年,取得全国1+X民用航空器航线维修职业资格等级证书,并顺利入职深圳汉莎技术有限公司;2025 年,他开启全新征程,正式踏入宽体反推车间,投身维修工作。
从实训里的紧固件扭矩扳手到车间里的钣金专用工具箱,从课本上的标准到现实中的适航审查,母校赋予他的不仅是技术储备,更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、把标准牢牢掌握的职业基因。这种教育传承,正通过我们这代年轻机务工作者的双手,转化为守护银鹰安全的坚实力量。
图文:陶永鹏、杨国栋
初审:李莉
终审:沈琳
账号+密码登录
手机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